更新时间:2022-10-27 17:15:50

《六国论》

朝代:宋代

作者: 苏辙

全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拼音:

cháng dú liù guó shì jiā, qiè guài tiān xià zhī zhū hóu, yǐ wǔ bèi zhī dì, shí bèi zhī zhòng, fā fèn xī xiàng, yǐ gōng shān xī qiān lǐ zhī qín, ér bù miǎn yú sǐ wáng. cháng wèi zhī shēn sī yuǎn lǜ, yǐ wéi bì yǒu kě yǐ zì ān zhī jì, gài wèi cháng bù jiù qí dāng shí zhī shì lǜ huàn zhī shū, ér jiàn lì zhī qiǎn, qiě bù zhī tiān xià zhī shì yě. fū qín zhī suǒ yǐ yǔ zhū hóu zhēng tiān xià zhě, bù zài qí chǔ yān zhào yě, ér zài hán wèi zhī jiāo zhū hóu zhī suǒ yǔ qín zhēng tiān xià zhě, bù zài qí chǔ yān zhào yě, ér zài hán wèi zhī yě. qín zhī yǒu hán wèi, pì rú rén zhī yǒu fù xīn zhī jí yě. hán wèi sāi qín zhī chōng, ér bì shān dōng zhī zhū hóu, gù fū tiān xià zhī suǒ zhòng zhě, mò rú hán wèi yě. xī zhě fàn suī yòng yú qín ér shōu hán, shāng yāng yòng yú qín ér shōu wèi, zhāo wáng wèi dé hán wèi zhī xīn, ér chū bīng yǐ gōng qí zhī gāng shòu, ér fàn jū yǐ wéi yōu. rán zé qín zhī suǒ jì zhě kě yǐ jiàn yǐ. qín zhī yòng bīng yú yān zhào, qín zhī wēi shì yě. yuè hán guò wèi, ér gōng rén zhī guó dū, yān zhào jù zhī yú qián, ér hán wèi chéng zhī yú hòu, cǐ wēi dào yě. ér qín zhī gōng yān zhào, wèi cháng yǒu hán wèi zhī yōu, zé hán wèi zhī fù qín gù yě. fū hán wèi zhū hóu zhī zhàng, ér shǐ qín rén dé chū rù yú qí jiān, cǐ qǐ zhī tiān xià zhī shì xié! wěi qū qū zhī hán wèi, yǐ dāng qiáng hǔ láng zhī qín, bǐ ān dé bù zhé ér rù yú qín zāi? hán wèi zhé ér rù yú qín, rán hòu qín rén dé tōng qí bīng yú dōng zhū hóu, ér shǐ tiān xià piān shòu qí huò. fū hán wèi bù néng dú dāng qín, ér tiān xià zhī zhū hóu, jí zhī yǐ bì qí xī, gù mò rú hòu hán qīn wèi yǐ bìn qín. qín rén bù gǎn yú hán wèi yǐ kuī qí chǔ yān zhào zhī guó, ér qí chǔ yān zhào zhī guó, yīn dé yǐ zì wán yú qí jiān yǐ. yǐ sì wú shì zhī guó, zuǒ dāng kòu zhī hán wèi, shǐ hán wèi wú dōng gù zhī yōu, ér wèi tiān xià chū shēn yǐ dāng qín bīng yǐ èr guó wěi qín, ér sì guó xiū xī yú nèi, yǐ yīn zhù qí jí, ruò cǐ, kě yǐ yīng fū wú qióng, bǐ qín zhě jiāng hé wéi zāi! bù zhī chū cǐ, ér nǎi tān jiāng yì chǐ cùn zhī lì, bèi méng bài yuē, yǐ zì xiāng tú miè, qín bīng wèi chū, ér tiān xià zhū hóu yǐ zì kùn yǐ. zhì yú qín rén dé cì qí xì yǐ qǔ qí guó, kě bù bēi zāi!

《六国论》的注译文
  • 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五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六国论》的注释
  •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六国论》的评析
  • 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五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注释
    六国:齐、楚、燕、赵、韩、魏。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传记称为世家(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儒家创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此属例外)。“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五倍之地、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这里指崤山以西。
    咎:怪罪。
    疏:粗忽。
    势:大势、形势。
    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
    而在韩、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后入秦说秦昭王,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韩,收服韩国。
    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后入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乘:乘势攻击。
    附:依附。
    障:屏璋。
    委:抵挡。
    区区:小,少。
    当:抵当。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摈(bì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献身。
    “以二国”三句:意谓用韩、魏二国的力量共同对付秦国,齐楚燕赵四国则可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地帮助韩、魏二国的急需之物。阴助,暗中帮助。
    疆埸(yì):边界。
    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自相屠灭:指六国间自相残杀。
    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古诗大全工具简介

古诗大全网站主要内容为经典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古诗以其独有的抒情艺术表现手法营造了传统文化中的诗性的意境,传达出古代士人重心灵体验和含而不露的审美意趣。古诗词-传承国学经典文化。

古诗大全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