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7 17:15:50

《咏荆轲》

朝代:唐代

作者: 柳宗元

全文: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拼音:

yàn qín bù liǎng lì, tài zǐ yǐ wèi yú. qiān jīn fèng duǎn jì, bǐ shǒu jīng qīng qū. qióng nián xùn suǒ yù, bīng shì qiě jiàn tú. wēi yán jī yōu fèn, nù mù cí yàn dōu. shuò fēng dòng yì shuǐ, huī jué qián cháng qū. hán shǒu zhì sù yuàn, xiàn tián kāi bǎn tú. jiǒng rán yào diàn guāng, zhǎng wò wǎng zhèng fū. zào duān hé qí ruì, lín shì jìng zī jū. cháng hóng tǔ bái rì, cāng cù fǎn shòu zhū. àn jiàn hè píng nù, fēng léi zhù hào hū. cí fù duàn zi shǒu, kuáng zǒu wú róng qū. yí chéng shān qī zú, tái guān jiē fén wū. shǐ qī yōu huàn mǐ, zú dòng zāi huò shū. qín huáng běn zhà lì, shì yǔ huán gōng shū. nài hé xiào cáo zi, shí wèi yǒng qiě yú. shì chuán gù duō miù, tài shǐ zhēng wú qiě.

《咏荆轲》的注译文
  • 译文
    燕国秦国势不两立,燕太子丹为这块心病十分忧虑。
    决定用樊於期脑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浅计谋,让荆轲带上匕首赶赴秦地。
    整年里卑词厚礼,奉养荆轲,恰逢人们将受屠戮,军事形势十分危急。
    微言大义激起樊氏深怨,献出人头,荆卿圆睁双眼怒气冲冲辞别燕国首都。
    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洒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
    把密封樊於期首级的匣子送给宿敌秦王,当面打开燕国的地图割让土地。
    突然间闪闪电光,图穷匕首见,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热心悸。
    开始行事时锐气何等锋利,到紧要关头他却犹豫无计。
    突然间似长虹横贯太阳,匆忙中反而自遭诛杀。
    秦王拔剑而起,盛怒伐燕,号呼声似风雷贯耳,秦军向燕地进发。
    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
    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
    开始行事时指望消除灾祸,最终反而触动了灾祸的机匣。
    秦王的兼并靠的是诈力,与讲信义的齐桓公大相径差。
    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呢,实在叫做有勇无谋又愚有加。
    世间流传的史事本来就多有谬误,太史公已从秦侍医夏无且那里早有叹嗟。
《咏荆轲》的注释
  • 注释
    荆轲:战国时著名侠客。战国时期卫国人,好读书击剑,入燕,燕之处士田光亦善待之,后受燕太子丹所遣,入秦刺秦王嬴政。
    不两立:不能同时并存。《战国策·燕策三》:“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太子:即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虞(yú):忧患,引申为心病。
    千金:指代秦将樊於期之首级。短计:浅陋的计谋。
    荆卿:即荆轲。
    穷年:整年。徇(xùn):顺从。
    且见屠:将要被屠杀。
    微言:密谋;暗中进言。
    燕(yān)都:指燕国首都。
    朔风:北风,寒风。
    爵(jué):古代酒器。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函(hán)首:将首级装入匣子。宿怨:指代秦王。
    迥(jiǒng)然:明亮貌。电光:指匕首。
    罔(wǎng):没有,不是。正夫:这里指行家。正:一作“匹”。
    造端:开始;开端。
    趑(zī)趄(jū):犹豫,不进貌。
    仓卒(cù):即仓猝,匆忙急迫。
    芟(shān):割草,引申为除去。七族:指亲姻家族。
    台:古代官署名。焚污:谓焚毁玷辱。
    弭(mǐ):消除、停止。
    枢(shū):枢纽,机关,关键。
    诈力:欺诈与暴力。
    桓(huán)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信为号召,与秦之并兼诈力不同。
    曹子:即曹沫,春秋时期著名刺客。
    故:通“固”,本来。
    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徵(zhēng):证明、应验。无且(jū):指秦王侍医夏无且。
《咏荆轲》的评析
  • 译文
    燕国秦国势不两立,燕太子丹为这块心病十分忧虑。
    决定用樊於期脑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浅计谋,让荆轲带上匕首赶赴秦地。
    整年里卑词厚礼,奉养荆轲,恰逢人们将受屠戮,军事形势十分危急。
    微言大义激起樊氏深怨,献出人头,荆卿圆睁双眼怒气冲冲辞别燕国首都。
    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洒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
    把密封樊於期首级的匣子送给宿敌秦王,当面打开燕国的地图割让土地。
    突然间闪闪电光,图穷匕首见,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热心悸。
    开始行事时锐气何等锋利,到紧要关头他却犹豫无计。
    突然间似长虹横贯太阳,匆忙中反而自遭诛杀。
    秦王拔剑而起,盛怒伐燕,号呼声似风雷贯耳,秦军向燕地进发。
    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
    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
    开始行事时指望消除灾祸,最终反而触动了灾祸的机匣。
    秦王的兼并靠的是诈力,与讲信义的齐桓公大相径差。
    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呢,实在叫做有勇无谋又愚有加。
    世间流传的史事本来就多有谬误,太史公已从秦侍医夏无且那里早有叹嗟。

    注释
    荆轲:战国时著名侠客。战国时期卫国人,好读书击剑,入燕,燕之处士田光亦善待之,后受燕太子丹所遣,入秦刺秦王嬴政。
    不两立:不能同时并存。《战国策·燕策三》:“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太子:即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虞(yú):忧患,引申为心病。
    千金:指代秦将樊於期之首级。短计:浅陋的计谋。
    荆卿:即荆轲。
    穷年:整年。徇(xùn):顺从。
    且见屠:将要被屠杀。
    微言:密谋;暗中进言。
    燕(yān)都:指燕国首都。
    朔风:北风,寒风。
    爵(jué):古代酒器。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函(hán)首:将首级装入匣子。宿怨:指代秦王。
    迥(jiǒng)然:明亮貌。电光:指匕首。
    罔(wǎng):没有,不是。正夫:这里指行家。正:一作“匹”。
    造端:开始;开端。
    趑(zī)趄(jū):犹豫,不进貌。
    仓卒(cù):即仓猝,匆忙急迫。
    芟(shān):割草,引申为除去。七族:指亲姻家族。
    台:古代官署名。焚污:谓焚毁玷辱。
    弭(mǐ):消除、停止。
    枢(shū):枢纽,机关,关键。
    诈力:欺诈与暴力。
    桓(huán)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信为号召,与秦之并兼诈力不同。
    曹子:即曹沫,春秋时期著名刺客。
    故:通“固”,本来。
    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徵(zhēng):证明、应验。无且(jū):指秦王侍医夏无且。

古诗大全工具简介

古诗大全网站主要内容为经典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古诗以其独有的抒情艺术表现手法营造了传统文化中的诗性的意境,传达出古代士人重心灵体验和含而不露的审美意趣。古诗词-传承国学经典文化。

古诗大全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