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7 17:15:50

《喜达行在所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 杜甫

全文: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拼音:

xī yì qí yáng xìn, wú rén suì què huí. yǎn chuān dāng luò rì, xīn sǐ zhe hán huī. wù shù xíng xiāng yǐn, lián fēng wàng hū kāi. suǒ qīn jīng lǎo shòu, xīn kǔ zéi zhōng lái. chóu sī hú jiā xī, qī liáng hàn yuàn chūn. shēng huán jīn rì shì, jiān dào zàn shí rén. sī lì zhāng chū dǔ, nán yáng qì yǐ xīn. xǐ xīn fān dǎo jí, wū yè lèi zhān jīn. sǐ qù píng shuí bào, guī lái shǐ zì lián. yóu zhān tài bái xuě, xǐ yù wǔ gōng tiān. yǐng jìng qiān guān lǐ, xīn sū qī xiào qián. jīn zhāo hàn shè jì, xīn shù zhōng xīng nián.

《喜达行在所三首》的评析
  • 译文
    盼望凤翔那边有人来传点消息,但没有等到人于是决意逃回来。
    逃窜过程中边走边望望眼欲穿,一路上提心吊胆几乎心都凉透。
    重重烟树像在招引自己向前奔,莲花似的山峰仿佛为我而打开。
    初到时亲友们惊讶我又老又著,感叹我艰辛地从贼营中逃出来。

    黄昏时愁思不已传来胡笳的悲音,满目凄凉是那失陷了的京城之春。
    能活着回来只是今天才敢想的事,从小路逃亡随时都可能一命归阴。
    严明的章法制度今天刚刚看得到,就像光武中兴一样这里气象已新。
    喜悦的心情达到极点变成了悲伤,呜呜咽咽不能自禁泪水沾湿佩巾。

    如果在敌国死去,也无人报信。回到自己国家终于有人怜惜自己了。
    到这里才能复见汉家天日,庆幸能见到太白、武功山。
    置身朝班才觉影静而心苏,不似在乱军中时之眼穿而心死。
    如今大唐国家社稷,一定振兴有望。

    注释
    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为“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行在所:指朝廷临时政府所在地。至德二载(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迁凤翔,为临时政府所在地。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谓所居为行在所。”
    ⑵首二句说明冒险逃归之故。岐阳,即肃宗行在所在地凤翔。凤翔在岐山之南,山南为阳,故称岐阳。凤翔在长安西,故曰西忆,信,是信使或信息。自去冬陈陶斜之败,杜甫急待官军再举,故希望那边有人来。“无人遂却回”,无人二字读断,是说天天盼有人来,能得到一点消息,但竟没有人来。遂却回,是说于是决意逃回来。却回二字连读,却过、却出、却入、却到、却望、却去、却寄等,皆唐人习惯语。却字有加重语气的作用。
    ⑶此二句写逃窜时的紧张心情。向西走,向西望,故当着落日。一面走,一面望,望得急切,故眼为之穿。当时逃窜是很危险的,一路之上,提心吊胆,所以说“心死著寒灰”。就是心都凉透了的意思。著,置也。《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同可使如死灰乎。”
    ⑷此二句写拼命逃窜之状。一路之上,重重烟树就好像在招引着自己向前奔。远树迷蒙,故曰雾树,正因是远树,人望树行,有似树之相引,一本作“茂树”,“茂”字便死。连山,即太白山和武功山,是将到凤翔时的标志。“忽”字传神,真是喜出望外。
    ⑸此二句写初到时亲友的慰问。
    ⑹这两句追忆陷安史叛军时苦况。入夜则愁闻胡笳,当春则伤心汉苑(如《哀江头》所云)。汉苑是以汉比唐,如曲江、南苑等地。
    ⑺此二句是倒叙。活着回来,这只是今天的事情,因为昨天还在逃命,随时有作鬼的可能。间(jiàn)道,犹小道,伺其间隙之道而行,指由僻路逃窜。暂时人,谓生死悬于俄顷,见得十分危险。
    ⑻这两句是上三下二句法,写所见朝廷新气象。借古喻今,以汉光武帝比唐肃宗。《后汉书·光武纪》:“更始(刘玄)以光武(刘秀)行司隶校尉,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一如旧章。三辅吏士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宫威仪。”又:“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今属河南),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光武(刘秀)南阳人。司隶,是汉代的司隶校尉,代指朝廷官员。
    ⑼中兴有望,故“喜极而悲”。当歌而哭,当喜而悲,似乎反常,故曰翻倒极。黄生云:“七八真情实语,亦写得出,说得透。从五六读下,则知其悲其喜,不在一己之死生,而关宗社(国家)之大计。”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还睹司隶章,复见东都礼”,亦用汉光武事,但两句一意,未免合掌。于此可见杜诗用事之精密。
    ⑽这是脱险后的回思,凭谁报,是说如果间道时死去,也无人报信。黄生云:“起语自伤名位卑微,生死不为时所轻重,故其归也,悲喜交集,亦止自知之而已。”甚确。按韩偓《息兵》诗:“正当困辱殊轻死,已过艰危却恋主。”心情与此相似。
    ⑾太白雪,指行在所在地凤翔的太白山,最高峰拔海四千一百一十三米,山顶终年积雪。武功天,指陕西的武功县。《三秦记》:“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此二句是说到此才得复见汉家天日。
    ⑿国家兴复有望,故置身朝班,觉影静而心苏,不似在乱军中时之眼穿而心死,苏是苏醒、苏活。七校,指武卫,汉武帝曾置七校尉。
    ⒀“中”字,这里读去声。浦起龙注:“七八结出本愿,乃为喜字真命脉。”又云;“文章有对面敲击之法,如此三诗写喜字,反详言危苦情状是也。”

古诗大全工具简介

古诗大全网站主要内容为经典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古诗以其独有的抒情艺术表现手法营造了传统文化中的诗性的意境,传达出古代士人重心灵体验和含而不露的审美意趣。古诗词-传承国学经典文化。

古诗大全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