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7 17:15:50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 王昌龄

全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拼音:

hé yè luó qún yī sè cái, fú róng xiàng liǎn liǎng biān kāi. luàn rù chí zhōng kàn bú jiàn, wén gē shǐ jué yǒu rén lái.

《采莲曲》的注译文
  •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采莲曲》的注释
  • 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采莲曲》更多内容
  •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
古诗大全工具简介

古诗大全网站主要内容为经典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古诗以其独有的抒情艺术表现手法营造了传统文化中的诗性的意境,传达出古代士人重心灵体验和含而不露的审美意趣。古诗词-传承国学经典文化。

古诗大全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