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龙王之喜

词:

龙王之喜

解释:

梵名Na^ga^nanda。乃印度戒日王第二世(梵Hars!a)于西元六○六至六四八年间所作之佛教剧,共五幕。前三幕叙述韦第雅达拉族(梵Vidya^dhara,喜马拉雅山中之半神族)之王子云乘(梵Ji^mu^ta=va^hana),与希达族(梵Siddha,湿婆之眷属)之公主马拉雅法狄(梵Malaya-vati^)相恋,因得女神高丽(梵Gauri^)允许而成婚。后二幕则叙述云乘为了救助龙王之危难,自愿为金翅鸟所吞食,后经高丽相救而再生;显示菩萨舍己为人之精神。此剧取材自佛教传说,并加入印度教性力派(梵S/akta)思想。唐代义净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云(大五四・二二八上):‘戒日王取云乘菩萨以身代龙之事,缉为歌咏,奏谐弦管,令人作乐,舞之、蹈之,流布于代。’由此可知此剧在当时受欢迎之盛况。[龙王の喜び(高楠顺次郎译)]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