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鬻度

词:

鬻度

解释:

鬻,出售;度,度牒。为政府出售度牒之弊制。唐朝时禁止私自出家,而设有试经度僧制度,合法出家者由祠部发给度牒。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乱,军费增加,为增财政收入,遂派员至太原收取度僧尼道士之纳款,仅十天即得钱百万缗,故翌年又再度前往收赀。然据资治通鉴卷二○九载,早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即有鬻度之弊制,其后政局不稳定,鬻度之收入益形重要。肃宗于至德元年(756)采宰相裴冕之建议,下令卖官、鬻度,凡欲为僧尼者,纳钱一百缗后得许受戒出家,发给度牒,此钱称为香水钱。据宋高僧传卷八载,当时由禅僧神会主持此事,于洛阳筑坛度僧,所获财帛,顿支军费。又至唐末之藩镇割据,各节度使亦多采用此制敛财。其后至宋代,更加滥行此鬻度之法。[大宋僧史略卷下度僧规利、佛祖统纪卷四十、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禅林象器笺簿券门](参阅‘度牒’3779)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