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长老偈

词:

长老偈

解释:

巴利名Thera-ga^tha^,音译涕罗伽陀。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内容收集佛世时弟子中长老所吟咏之偈颂。初有序偈三颂,本文之颂数自一偈集之一二○颂乃至大集(七十偈集)之七十一颂,共有二十一集(nipa^ta),一二七九颂。各集各品及末尾皆附有摄颂(uda^na),总计说偈之长老有二六四师。其中,一偈集之第四品与七偈集之Sopa^ka,一偈集之第五品与十四偈集之Revata,一偈集之第六品与二偈集第一品之Valliya,一偈集之第十二品与二十偈集之Adhimutta等系同一人所作,亦有若干虽系同名然不确定是否为同一人所作。各偈颂之内容,以说者自身之经历或信仰剖述居多。又于同一偈颂中,或为不同长老所说,或有思想与本经其他长老所说大异其趣者。然大体言之,全经之辞藻高雅,大多相应于佛弟子之所说。

五世纪顷之注释家达磨波罗(巴Dhammapa^la)于真谛灯(巴Paramattha-di^pani^一书中载有本经之注释及有关诸长老之传历、地名、王名、种族等之珍贵资料。本经现有德人奥登柏格(H.Oldenberg)之巴利原文本(P.T.S.,1883)及英人大卫斯夫人(Mrs.RhysDavids)之英译本(PsalmsoftheBrethren,P.T.S.Transl.Series,1913)。日译本则有国译大藏经第十二卷、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五卷。

长老偈之姊妹作为长老尼偈,两书皆成书于西元前六至三世纪间。南传上座部保有完整之巴利语原典,北传者仅有长老偈之梵文断简,系说一切有部系统所传。两经在文学上、思想上之评价甚高,其诗偈之美,足与吠陀赞歌相辉映,实为抒情诗中之杰作。此二偈集高揭宗教理想,阐明伦理教说,显示修行者排除感官性、本能性之一切后,所呈现出寂静、深远之最高心境。

大卫斯夫人曾就长老、长老尼二偈集间之语法、情感等列举数项差异,如:(一)长老偈富于外在之经验,长老尼偈多为内在之体验。(二)长老偈不呈现个人之特质,长老尼偈则呈现个人特质。(三)长老偈多描绘自然界,长老尼偈多叙述人生状态。(四)长老偈侧重信仰层次之剖述,长老尼偈则重生活之经验。[善见律毗婆沙卷一、H.OldenbergandR.Pischel:TheTheraandTheri^-ga^tha^,P.T.S.,London,1883;K.E.Neumann:DieLiederderMo%ncheundNonnenGotamoBuddhos,1899(德译);印度佛教文学史(中野、大佛共译)]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