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节制

词:

节制

解释:

广义而言,即指道德。与智慧、勇气、正义合称四大德目。译自希腊语sophrosyne/,为自制之意。即以理性抑制自己之欲望,以保持有节度之睿智。就狭义而言,即为抑制食欲、色欲等种种肉体冲动,使意志不流于放纵之习惯。亚里斯多德认为制止食欲、色欲,即为节制。

在佛教中,与节制相当之语为‘戒’,即梵语s/i^la(音译尸罗)之意译。其本义为习惯、性向,进而引申为止恶,即不但具有不放纵之性向,且能由意志之行使而产生自觉之行为与习惯。所谓‘持戒’,即是一种自觉之宗教行为,亦即以智慧抑制种种欲望,为一种意志之努力。戒之具体内容有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称为五戒,为戒之最根本者。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