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般舟三昧经

词:

般舟三昧经

解释:

梵名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a^vasthita-sama^dhi-su^tra。凡三卷。又作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系支娄迦谶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所译。全经共分十六品,内容系采佛陀应贤护菩萨之请而说法之形式。本经梵本已散佚不传。据开元释教录所载,其汉译本有七种,然现存者仅有四译,四译之中,以译者佚名之拔陂菩萨经一卷为最早之译本。又依大集经贤护分戒行具足品之记载,佛入灭五百年之末一百岁中,正法灭时,时诸国相伐,此经正于阎浮提流行。换言之,般舟三昧经之编纂,大约在纪元前后一世纪左右。

般舟(梵pratyutpanna)乃现前、佛立之意。此即言修般舟三昧之行者即可见十方之佛立于眼前。现存大乘经典中,此经为最早期之作品,亦可谓为有关弥陀经典中之最早文献。此外,本经乃净土经典之先驱,故甚受注目。其注疏本较重要者有般舟三昧行法(智顗)、般舟三昧经疏(元晓)等。[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四、卷十二、大唐内典录卷六、卷九、佛教经典史论(赤沼智善)]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