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班禅喇嘛

词:

班禅喇嘛

解释:

西藏名Pan!-chen-lama。西藏佛教之改革者宗喀巴创立黄帽派,其两大弟子根敦珠巴与凯珠各自成系统,且世世以‘呼毕勒罕’(化身之意)转生,此即达赖喇嘛与班禅喇嘛,此种活佛转世之思想乃西藏佛教特有之发展。自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卜藏嘉穆错(藏Gus/r!i^khan)掌握西藏全土政教,确立政教合一之最高主权后,达赖喇嘛遂成为黄帽派之主长,统率三千数百寺院,约三、四十万僧侣;另一教团之教主,凯珠系统转生之班禅喇嘛,虽为二大活佛之一,然于政治上,仅拥有地方政权。

班禅,乃大智慧者、大博学者之义;喇嘛,乃上人之义。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统治卫、藏之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尊宗喀巴之四传弟子罗桑却接为‘班禅博克多’(博克多为蒙语,乃对睿智英武者之尊称),令其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其管辖,是为班禅四世(前三世为后人追认)。至第五世班禅,清圣祖封以‘额尔德尼’(Ertini,或Erdeni)之号,乃光显之意。藏人谓班禅乃金刚之化身,或谓阿弥陀佛之化身。历代之班禅大都住于后藏日喀则之札什伦布寺(藏Bkra-s/isihum-po)。

各代班禅之法名及其生卒年代如下:第一世凯珠(藏Mkhas-rab-rje,1385~1438)、第二世琐朗接昂(藏Bsod-namsphyogs-glan,1439~1504)、第三世恩帅巴(藏Dben-sa-pa,1505~1556)、第四世罗桑却接(藏Blo-bzan%chos-kyirgyal-mtshan,1567~1662)、第五世罗桑益西(藏Blo-bzan%ye-s/es,1663~1737)、第六世班宥益希(藏Dpal-ldanye-s/es,1738~1779)、第七世登毕尼玛(藏Blo-bzan%bstan-pah!in~i-ma,1781~1852)、第八世登毕旺修(藏Chos-kyi-grags-pabstan-pah!idban%-phyug,1854~1882)、第九世罗桑却京(藏Blo-bzan%thub-bstanchos-kyin~i-ma,1883~1935)、第十世宫保慈丹(藏Blo-bzan%phrin-laslhun-grub,1938~)。

班禅与达赖之关系并非全然友好,如第九世班禅罗桑却京尝久居我国内地,直至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罗卜藏土丹嘉穆错噩耗传出,才返西藏,然却殁于返藏之途中。一九四四年,第十世班禅宫保慈丹被迎至后藏,力主改革。西藏沦陷后,全藏成为中共地方政权之一,十四世达赖喇嘛流亡印度,而班禅喇嘛则采取容共之态度,显示西藏佛教今后发展之微妙立场。[蒙藏佛教史(妙舟)、世界佛教通史上册(圣严)、圣武记第五国朝抚绥西藏记上、L.A.Waddell:LhasaanditsMysteries;W.W.Rockhill:TheDalaiLamasofLhasaandtheirrelationswiththeManchuEmperorsofChina]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