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异体相即

词:

异体相即

解释:

为华严宗显示‘事事无碍圆融’的义门之一。异体,为‘同体’之对称;相即,为‘相入’之对称。依因六义中之‘待缘’义而立异体门。即缘起之诸法,就‘体’而言,诸法皆具有‘空’与‘有’二义,互相相即而无碍。以诸法无自性,故为空义;诸法依因缘而生起假有之相,故为有义。如甲乙二方,‘甲有’、‘乙空’之时,甲为主而显于表面,乙为伴而隐于里面;反之亦然。若甲乙皆为‘有’,则相碍而不相即;反之,甲乙皆为‘空’,则无可相即,皆不能成立缘起。

以十文钱为譬喻,从一至十来数异体之钱,由一至十为向上去,从十至一为向下来。就向上去而言,有一至十之十门。一者,一即十之义,此一非自性之一,乃缘成之一。若无一即无十,故一为有体,其余皆为空;既为空有,故成‘一多相即’,此一即十。准此,由一向上乃至第十皆然。就向下来而言,亦有十至一之十门。一者,十即一之义,此十非自性之十,乃缘成之十,故一为无体,其余为有体;既为空有,故成‘多一相即’,此十即是一。准此,由十向下,乃至第一皆然。以上一多之体互为有无而相即,故能成就缘起;反之,若不相即,则不能成一多。盖一若非即十,则虽有几多一,然仅为多个之一,而终不能成十。今既一能为十,是知一即十;又一若非即十,十即不得成,十若不成,则一之义亦不得成。如此一多之诸法其体互为空有而相即,是为异体相即之缘起门妙趣。[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五教章卷四]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