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大慈恩寺

词:

大慈恩寺

解释:

位于西安城南之古寺。又称慈恩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治(高宗)为报其母文德皇后之慈恩,故于进昌无漏寺(一说净觉寺)之旧址营筑该寺。寺分十余院,一千余间,庄严雄丽。寺成,太子亲幸,拜佛像幡华,敕度三百僧,别请五十大德,迎玄奘为上座。且于寺之西北,筑造翻经院,安置玄奘所携回之经像舍利等。后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请来梵筴,因玄奘担忧经像遭火难、散佚,帝乃令采西域之制,建大雁塔(五层砖塔),安置梵筴等。玄奘所译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太宗亲制‘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子亦亲撰序记,各镌之于石碑。永徽四年(653),由中书令褚遂良书此两碑文,亦各刻之,置于塔南之后壁。玄奘一生译经事业大半完成于斯,先后译有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佛地经论、因明正理门论本、大乘广百论释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等多部。显庆元年(656),玄奘奏请建立大慈恩寺碑,帝乃亲制其文,赐之与寺,仍奉迎于芳林门。三年,西明寺新成,玄奘奉敕移住。麟德元年(664),玄奘示寂于玉华宫,门人遵其遗命,将其柩迁往翻经院,并葬于浐东白鹿原。后有义福继至

,住二十余年而入寂。德宗时,北印度三藏牟尼室利来此译经,其后示寂于此。后历经数代灾变,本寺之故址仅存者唯大雁塔,至清康熙年间重加整修,以迄于今。[释氏六帖卷二十一、开元释教录卷八、旧唐书本纪第四、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五○五]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