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大地法

词:

大地法

解释:

梵语maha^-bhu^mika。遍大地法之略称。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之十种心理作用。即:(一)受(梵vedana^),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等三种。(二)想(梵sam!jn~a^),想像之义;对境而取差别之相。(三)思(梵cetana^),造作之义;令心有所造作。(四)触(梵spars/a),由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能有触对。(五)欲(梵chanda),缘外境而有所希求。(六)慧(梵prajn~a^),对法能有所分别、简择。(七)念(梵smr!ti),对所缘之事铭记不忘。(八)作意(梵manaska^ra),警觉之义;能令心警觉。(九)胜解(梵adhimoks!a),即殊胜之解;对境而产生印可审定之作用。(十)三摩地(梵sama^dhi),又作等持、正定,即使心专注一境。此十法遍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之心品而与之相应,故称大法;此大法之依地为心王所有,故称大地法。

说一切有部主张此十法遍一切心,而俱起于刹那之间,且此十法皆有别体;经量部则主张,十法之中唯有受、想、思三法有其体,余者则无;唯识家将十法分成五遍行、五别境两种,即:(一)作意、触、受、想、思等五法,遍与一切之心、心所相应,故称遍行。(二)欲、慧、念、胜解、三摩地等五法缘各别之境而生,故称别境。[显扬圣教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十、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四十二]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