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大不善地法

词:

大不善地法

解释:

梵语a-kus/ala-maha^-bhu^mika-dharma。有部心所法之一。指与一切不善心相应而现起之两种心理现象,即:(一)无惭(梵a^hri^kya),对诸功德及有德者无所崇敬,无所随属。因恭敬所敌对之法,故为诸善士所厌。又或观自己所造之罪而无羞耻心称为无惭。(二)无愧(梵anapatra^pya),对现在、当来二世之罪果无所怖畏。又观他人所造之罪而无羞耻心,称为无愧。此二法恒与一切不善心周遍而俱起,故称大不善,其所依地之心王称为大不善地;又此二法为此地之所有,故称为大不善地法。[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俱舍论卷四、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参阅‘惭愧’5810)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