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四尘

词:

四尘

解释:

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尘,梵语artha,新译作境;为垢染众生心之义。(一)色尘,指青、黄等显色,及长、短、方、圆等形色。(二)香尘,指好、恶等之气味。(三)味尘,指甘、醋等之味。(四)触尘,指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及滑、涩等之性。

据俱舍论卷四所载,物质之最小单位‘极微’形成之时,必须由四大及四尘等八事俱生,缺一法而不可,称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若加身根或声,称为九事俱生;再加眼根,则为十事俱生。并以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亦即以四大之相倚而造极微,由极微相聚而成色法。然依大众部之说,则于四尘之外,不立五根。此外,于诸经典中尚有多种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八、成实论卷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阅‘四大’1649)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