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卫塞节

词:

卫塞节

解释:

梵名Vis/a^kha,巴利名Vesa^kha。即月圆日之祭典。又作毗舍佉节、吠舍佉节、卫塞日(巴Vesa^khapu^ja^)。此日系卫塞月(巴Vesa^kha-ma^sa)之月圆日,亦即古印度阴历六月十五日。南传佛教国家于此日盛大庆祝佛陀之诞生、成道、涅槃。如锡兰(今斯里兰卡)即以此节为最伟大之庆典,人民往佛寺礼敬、供养三宝,并持戒听法;政府亦禁止杀生、卖酒,间或释放囚犯;僧人则日夜说法,及念诵守护经以消灾祈福。西元一九五○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在锡兰首都可伦坡举行首届大会,议决佛陀诞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涅槃于西元前五四三年,成道于西元前五八八年;而南传上座部佛教徒认为佛陀降生、成道、涅槃皆在阳历五月月圆日,故此三个节日之汇集节庆,即称卫塞节。又因同时纪念三事,故称三期同一庆。一九五四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于缅甸首都仰光召开第三次会议,议决将卫塞日定为世界佛陀日,以此一节日显示佛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智慧光辉照耀全球;并藉以发扬佛陀慈悲平等之教义,倡导世界和平。[佛陀的年代及三期同一庆(陈少英,无尽灯季刊第四十八期)]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