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十三资具衣

词:

十三资具衣

解释:

即比丘资生之具,指戒律允许之十三种衣服、布类。又称十三种衣。即:(一)僧伽梨,译作大衣、重衣。即九条衣、二十五条衣等。(二)郁多罗僧,译作上衣。即七条衣。(三)安陀会,译作内衣。即五条衣。(四)尼师坛,译作坐具、敷具。(五)裙,又称里衣、涅槃僧。即包裹下半身之内衣。(六)副裙,裙之一种。(七)僧祇支,译作覆腋衣、掩腋衣。(八)副僧祇支,覆腋衣之一种。(九)拭身巾。(十)拭面巾。(十一)剃发衣,剃发时穿着之衣。(十二)

盖疮巾,又作遮疮疥衣。即覆盖疮疥之巾。(十三)药资具衣,又作药直衣。指疾病时,作为交换药物之衣布。翻译名义大集则以手巾(沐浴用之布巾)、雨衣、包囊(覆资具之布)取代(九)、(十)、(十三)三者,而称十三资具衣。(参阅‘法衣’3346)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