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净慈寺

词:

净慈寺

解释:

位于浙江杭县南郊之南屏山。我国五山之一。系后周显德元年(954)吴越王钱弘俶所创建。初称慧日永明寺,并自衢州迎请道潜前来住持,为开山第一祖。道潜拟铸十八罗汉像,尚未禀明,王即梦十八巨人,乃助成其志,建罗汉堂安置之。北宋建隆二年(961)道潜示寂,王礼请灵隐寺之延寿住持本寺,延寿居此十五年,大震法雷,接化徒众,度弟子一七○○人,为七众授菩萨戒,日课一○八件佛事,日夜称弥陀名号十万声,德化洽于海内,世称永明延寿。王为设香严殿,以酬其志。延寿并撰宗镜录一百卷,于寺内建一堂,称宗镜台(又称宗镜堂)。

宋太宗时,改称寿宁禅院,后又称净慈寺。其后毁于火,南宋高宗重建,更塑五百罗汉。明洪武年中铸一巨钟,称二万斤,钟声宏亮,远彻山谷,此即西湖十景中之南屏晚钟。日僧成寻,于其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一中,叙及本寺状况时,谓有五百罗汉院、九重石塔(每重皆刻有五百罗汉)等,颇为壮观。后有圆照宗本、大通善本等人至此大振禅风,寺门繁兴。又有法真守一,与其同志及信徒,以金、银、真珠、珊瑚、琥珀、砗磲、码瑙等七宝造立弥陀佛像。明万历二十年(1592),袾宏曾驻锡开法。本寺后经清顺治、康熙、雍正重建,以迄于今。有大殿、宗镜台、延寿墓塔,与仅存五级之七级塼塔(雷峰塔)等,宋代之五百罗汉塑像,今已不存。[永明道迹、传法正宗记卷八、宗门

统要续集卷二十、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第一一○、职方典第九四八]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