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二种子

词:

二种子

解释:

全称二种种子。真言之阿等一字,生无量之义,譬如草木之种子,故称种子。瑜只经疏卷二(大六一·四九五上):‘佛部以豙(阿)为种子,成率都婆;莲花部以高(啰)为种子,成八叶莲花(中略)若秘密法品以逘(娑)为莲花部种子;金刚部以釯(缚)为种子,成五股金刚。’

唯识家言,种子是由前七转识熏习所成,与能、所熏不可分割(前七识为能熏,第八本识为所熏),而表现为体与相、因与果之关系。亦即种子依附在本识体上,成为本识相分之一分;同时种子随逐本识潜滋暗长,一遇现缘引发,便腾跃而生,现起转识,是之谓由种子生起现行。譬如人体之行动,口中之语言,心里之意想,都能印在心中,称为业,或称种子,遇缘之助力即能发起现行。

(一)约唯识宗言,依种子之性质,分为二类:(1)名言种子,系依名言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乃为一切善恶诸法显现之亲因缘。(2)业种子,第六意识善恶业之种子,具有助长其他羸弱、无记种子现行之功能。

(二)依种子之生起而分,有二,即:(1)本有种子,即无始以来,在第八识中产生蕴处界之功能者。(2)新熏种子,即无始以来,由现行之前七识,熏习第八识后所聚集染净之种子。

(三)依漏之有无,复可分为有漏种子与无漏种子二种。[成唯识论卷八](参阅‘种子’5863)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