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世俗

词:

世俗

解释:

梵语sam!vr!ti,巴利语sammuti。略称世或俗,即世间通俗之义,与‘胜义’相对。为施设安立虚妄假有之法。又‘世’有隐覆真理、可毁坏之义;‘俗’有显现流世、显现顺于人情之义。世事,即俗法;举凡三界之事法,皆具此二义。显扬圣教论卷十六(大三一・五五九上):‘宣说我法用,皆名为世俗。’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一中):‘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世俗有。’此言我法等非真实有,唯随世情而假设其名,故称世俗。

显扬圣教论卷六举出三种安立之俗,即:(一)世间俗,如田、宅、瓶等物。(二)道理俗,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证得俗,如预流果、一来果等四沙门果。成唯识论卷八亦举出三种世俗:(一)假世俗,属于遍计所执之妄有。(二)行世俗,属于依他起性之假有。(三)显了世俗,属于圆成实性之实有。此外,诸论中每以有漏之心称为世俗心;以缘世俗之境而生起之有漏智,称为世俗智;以世俗智断除诸染,称为世俗道。[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成唯识论卷九、俱舍论卷二十六](参阅‘胜义’4865)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