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三识

词:

三识

解释:

(一)类别八识为三种,是为三识。此系四卷楞伽经卷一所说。(一)真识,指自性清净真净之识,即净分之第八阿赖耶识;此识能了别真实之自体。(二)现识,指所藏之种子变现根身与世界之识,即染分之第八阿赖耶识;然亦有以第七末那识能了别妄相,而别为妄识者。(三)分别事识,指起六尘等诸境分别之识,即六、七二识;然亦有以前六识能了别事相,而别为分别事识者。此外,十卷楞伽经卷二亦举出转相识、业相识、智相识等三识之说。[维摩经玄疏卷五、中观论疏卷七本、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大乘义章卷三末、卷十三](参阅‘八识’316)

(二)指天台宗所立九识之后三识,即第九清净识之阿摩罗识、第八无没识之阿赖耶识与第七分别识之末那识。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大三九·四上):‘云何三识?识名为觉了,是智慧之异名尔。庵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识,若分别之,即是佛识;阿梨耶识即是第八无没识,犹有随眠烦恼与无明合,别而分之,是菩萨识;(中略)阿陀那识是第七分别识,诃恶生死,欣羡涅槃,别而分之,是二乘识。’又法华玄义卷五下以此三识类通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且广亘十种三法,亦即三识、三轨乃至三道,皆同体异名,同为三千三谛圆具之妙法,是故法法圆通融即。[法华玄义释签会本卷五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法华玄义私记卷五末](参阅‘十种三法’483、‘三轨’591、‘阿摩罗识’3671)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