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三兽渡河

词:

三兽渡河

解释:

以兔、马、象三兽之渡河比喻三乘断惑修行之深浅。盖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五年,然因听闻教法之人根机深浅不同,乃以方便宣说三乘法;教法虽有三乘之别,然皆同属一味法性,声闻、缘觉、菩萨以所证有深浅,犹如兔、马、象三兽之渡河,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乃澈底截流。

法华经玄义卷八下(大三三·七八一下):‘三兽渡河,同入于水,三兽有强弱,河水有底岸,兔马力弱,虽济彼岸,浮浅不深,又不到底。大象力强,俱得底岸。三兽喻三人,水喻即空,底喻不空。二乘智少,不能深求,喻如兔马。菩萨智深,喻如大象,水软喻空,同见于空,不见不空。底喻实相,菩萨独到,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即知声闻悟道最浅,缘觉悟道稍深,菩萨悟道最深。法性之空理,犹如河水,三乘之人虽证同一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然因其根机深浅不同而生差别。

(一)象渡河,比喻菩萨之人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断除见思惑,习气尽净而证菩提,如象之渡河,得至其底。(二)马渡河,比喻缘觉之人修十二因缘,断除见思惑,虽兼断习气,未能净尽,而证真空之理,如马之渡河,虽不至底而渐深。(三)兔渡河,比喻声闻之人修四谛法,断除见思惑,未能除断习气,但证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过,不能深入。

于法华经玄义卷八下更分象为大小二种,而以小象比喻别接通之菩萨,以大象比喻圆接通之菩萨。[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优婆塞戒经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三、摩诃止观卷六上]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